本文目錄一覽:
- 1、鄭姓的祖先是誰?
- 2、鄭姓的來源
- 3、鄭姓的來源和歷史是什么
- 4、鄭姓起源是什么?
鄭姓的祖先是誰?
鄭姓的祖先是周朝的鄭桓公。
鄭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、多源流姓氏,主要源自子姓、姜姓、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。周朝的鄭桓公為姬姓鄭氏得姓始祖。鄭姓的來源很簡單,也來源于姬姓,是黃帝的后裔。
古代中國第一世祖是有封國的,往往這個姓也就是他們祖先的封國名。鄭國也不例外,鄭姓就來自于第一代鄭國國君一一鄭桓公。先秦時期,男子稱氏,女子稱姓,諸侯以國為氏,因此鄭桓公被認為是姬姓鄭氏始祖。
擴展資料:
鄭姓的主要源流
1、源自子姓
出自商王武丁之子子奠之后,子奠也稱奠侯,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,為商朝一方國。公元前1046年,周滅商,子姓鄭國也隨之滅亡,周人遷子姓鄭人到渭水上游,約在今陜西寶雞附近。
2、源于地名,以居邑名稱為氏
出自古褒國附庸之邑南鄭。韓哀侯滅了鄭國后,鄭國王族、國民逃遷至陜西漢中地區,以故國之名再建了一個小方國,史稱南鄭,并以故國名為姓氏,稱鄭氏。
鄭姓的來源
1、源于姬姓,以國號為氏。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鄭國,遠祖為鄭桓公。
2、源自子姓。出自商王武丁之子子奠之后,子奠也稱奠侯,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,為商朝一方國。公元前1046年,周滅商,子姓鄭國也隨之滅亡,周人遷子姓鄭人到渭水上游,約在今陜西寶雞附近。
3、源自姜姓。出自姜太公之后。周滅商后,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于鄭,以統治子姓鄭人,史稱西鄭,故城在今陜西鳳翔縣。周穆王奪西鄭為下都,姜姓鄭國滅亡。國人姓奠井氏,或為鄭井氏,亦即鄭氏。
4、源于地名,以居邑名稱為氏。出自古褒國附庸之邑南鄭。韓哀侯滅了鄭國后,鄭國王族、國民逃遷至陜西漢中地區,以故國之名再建了一個小方國,史稱南鄭,并以故國名為姓氏,稱鄭氏。
擴展資料
鄭姓名人:
1、鄭珣瑜(738年—805年),字元伯,河南滎澤(今鄭州市)人。唐代宰相。少孤,值天寶亂,退耕陸渾山養母。代宗大歷中以諷諫主文科高第,授大理評事,累遷吏部侍郎,為河南尹,清靜惠下,頗有政績。
2、鄭和,回族, 本姓馬,為明成祖朱棣賜姓鄭,世稱“三保太監”(又作“三寶太監”),云南昆陽州(今云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昆陽街道)人。明朝太監,航海家、外交家。
鄭和下西洋,是15世紀初葉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,對中外經濟、文化交往起到了積極作用;鄭和本人,也在這一歷史事件中展現出其外交才能、軍事謀略以及精神品質。
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鄭姓
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鄭珣瑜
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鄭和
鄭姓的來源和歷史是什么
鄭姓的來源和歷史有:1、源于子姓;2、源于姬姓;3、源于姜姓;4、少數民族改姓。
1、源于子姓:商王武丁有一個名為子奠的兒子,成立了一個小國名為鄭國,后鄭國滅亡,子姓鄭人遂改為鄭姓。
2、源于姬姓:周宣王的弟弟姬友建立了鄭國,戰國時期,韓國滅鄭國,鄭國子民四散逃亡各地,后以鄭國國名為姓。
3、源于姜姓:子姓鄭國滅亡后,姜子牙的兒子井叔前往鄭國接替統治,后姜姓鄭國也遭滅亡,一部分子民以國為姓,改為姓鄭。
4、少數民族改姓:一部分少數民族被漢化后,改為鄭姓。
鄭姓起源是什么?
鄭姓的歷史已有三千多年。它的來源據《唐書·宰相世系表》記載:周宣王把他的弟弟友封于槿林(今陜西華縣東),建鄭國,友即鄭桓公。周幽王時,桓公任司徒,見幽王無道,便向當時的智者太史伯詢問自保之計。
太史伯說,在洛水以東,黃河、濟水以南的虢、鄶兩諸侯之間有一大片土地,交通便利,物產富饒,可以在那里安置家室和財產?;腹烙嫸?,可惜還沒來得及安頓好,就在“犬戎之難“中被殺害了。
此后,桓公的兒子鄭武公幫助周平王鞏固了東周,因功被賞了虢、鄶之間的土地,在那里建立了新的鄭國。由此,鄭氏子孫便在這里發展繁衍起來,世襲鄭公稱號。
鄭氏發源地
鄭氏最早的發源地是今河南省的新鄭縣。在戰國時因為韓國所滅,便散遷到河南東部及山東、安徽等地間。秦時,19世孫鄭襲遷司州河南洛陽。27世孫鄭其舉族遷回滎陽。秦漢以后,鄭姓已遷入鄰近地區,主要以今山東、安徽、陜西、山西等境為其分布的主要地區。
其后29世孫鄭賓居山東高密。31世孫鄭眾之子安世遷居咸陽。因漢武帝令"強宗大族,不得聚居",有24世孫南遷至浙江會稽山陰。鄭姓大舉南遷始于"永嘉之亂"之時。西晉永嘉二年,"中原板蕩,衣冠始入閩者八族",其中第四姓即為鄭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