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錄一覽:
- 1、國慶節去牟泥溝,需穿什么衣物,氣溫,天氣咋樣,沿途加油方便嗎
- 2、去牟尼溝看紅葉最佳時間
- 3、九寨溝十一月份天氣怎么樣,白天和晚上的氣溫各是多少?
- 4、《云游記》初夏迭山穿越之旅(一)——雨中二道海
- 5、牟尼溝今天的天氣,有雨嗎
- 6、雪后的牟尼溝
國慶節去牟泥溝,需穿什么衣物,氣溫,天氣咋樣,沿途加油方便嗎
國慶節去松潘縣牟尼溝,應備帶保暖衣服。成都—汶川—茂縣—松潘縣等境內都有加油站,很方便啊
建議:還可游松潘縣境內的黃龍
去牟尼溝看紅葉最佳時間
牟尼溝看紅葉最佳時間一般是十月下旬到十一月上旬,天氣晴朗葉子就紅得快些,現在的葉子還是這樣的。
九寨溝十一月份天氣怎么樣,白天和晚上的氣溫各是多少?
九寨溝10.1氣候宜人,氣溫多在7℃~18℃,但晝夜溫差較大,特別是10月后的深秋。另外10月下旬即有凍土出現。 建議白天可穿兩件衣服甚至單衣,但是夜晚就要穿毛衣甚至防寒服。另外此時九寨溝進入雨季,記得帶好雨具。
摘自:老李自由行
《云游記》初夏迭山穿越之旅(一)——雨中二道海
經過上一次的恢復性旅行(詳見 九龍花與海之旅 ),體力和精神都恢復了許多,之前因為膽囊手術而生銹的大腦也開始重新煥發活力。
于是,趁熱打鐵,再接再厲,和老媽一起踏上了前往甘南的旅途。
這次旅行去年就已在計劃,但最終未能成行。 其核心是那條卓尼縣扎古錄鎮經過刀告鄉、尼巴鄉,翻越那黑卡埡口,穿越迭山腹地最終抵達扎尕那的神秘路線——洮迭古道。
在原本的計劃中,本想把位于碌曲的則岔石林也加入線路,作為對甘南大環線的補完。但收集資料時發現其位置非常不準確,還有人說那里在施工開發,風景一般,再加上時間不算合適,最終取消。
所以,這次的重點,還是在于重返扎尕那,以及讓老媽看看她從未踏足的若爾蓋草原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2019年6月24日(一)
這注定是一場伴隨著陰雨的旅行。
此時川西已經進入了雨季,看著天氣預報上一連串的陰雨圖標,我不禁悲從中來。
但時間不等人,再拖下去,除了無止盡的滑坡、斷道、施工,更可怕的是暑假旺季蜂擁的人群。所以,箭在弦上,不得不發。
于是,在成都的昏暗天空下,連綿陰雨中,我開著小吉,載著老媽,向著久違的川西北草原出發。
第一天的計劃是沿著G213一路向北,經汶川、茂縣,抵達牟尼溝二道海景區。 最終住宿在海拔2800米的松潘縣城,為前往高原做準備。
沿著繞城高速,在早高峰的車流中掙扎著繞過半個成都,駛往都江堰的方向。
天氣沒有一點好轉的跡象,平日在成灌高速上就能遠遠望見的川西群山,如今全都隱藏在霧里,不見蹤影。
穿過紫坪鋪隧道,曾幻想天空能像變魔術一樣瞬間放晴,然而迎接我的依然是被沉重的云霧覆蓋的高山河谷。
天氣不好,心情也無法振作。一路無話,睡意沉沉,穿過都汶高速上11座漫長的隧道,抵達修葺一新的綿虒服務區,才有時間稍作休整。
繼續出發,快到汶川縣城時,看到通往馬爾康的汶馬高速依然沒有通車。
隔壁甘孜的雅康高速已經通車試運行好久了,雅西高速也早已成為四川高速的標桿。而反觀阿壩這邊,汶馬高速還沒通車,汶九(寨溝)高速更是音訊全無,實在是有些奇怪。
不過這與我們這趟旅行無關,穿過汶川縣城,駛上G213,一路向北。
汶川到茂縣不過半個多小時車程,進入茂縣縣城,云開霧散,天空湛藍。陽光點燃了我們心中興奮的火苗,讓我和老媽都開始激動起來。
激動歸激動,飯還是得吃。一上午趕路,我們早已饑腸轆轆,帶著老媽在和藹的都江堰老板娘的店里吃了碗渣渣面,養足精神,繼續出發。
此時天空已經放晴,陽光普照。我們打起精神,滿懷希望,向松潘方向行進,準備跨越此行的第一個難關—— 疊溪六回頭。
由于之前石大關鄉和松坪溝新磨鎮的兩次超級滑坡,這段路一直在進行施工維修。如今,道路已經修葺一新,站在山巔,看著藍天白云與壯闊的岷江河谷,呼吸著清新的風,心情一片舒暢。
經歷了之前的墜機慘案后,由于買了墜機險,新的無人機很快就到位了。我在疊溪最高處的彎道上完成了這次旅行中的首航,希望此行一切順利,人機平安。
遠遠望去,依然可以看到新磨村那個觸目驚心的大滑坡。至今我依然記得當時前往松坪溝時,沿途蠟燭遍地,錢紙紛飛的場景。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,但許多人心中的傷痕卻如同這個滑坡痕跡一樣,無法抹去。
一路攀爬,通過疊溪海子,海拔從1500米上升到了2500米。繼續向前,在曲折的岷江河谷中穿行。
也許是因為之前的強降雨,平日平靜深沉的岷江此時如同猛獸般狂暴。水位暴漲,感覺隨時都能漫上岸來。河水裹挾著泥沙,翻涌著,咆哮著沖擊兩側的河岸,讓人心生畏懼。
一側是岷江濁流洶涌,一側則是道路破爛不堪。G213,這條連通川西北,直達蘭州的生命線如今仿佛傷痕累累的野獸,氣喘吁吁。
我們就這樣小心翼翼的穿行,沿途大車很多,還時不時遇到堵車與管制。此時的我們還不知道,修路和管制會對之后的旅途造成毀滅性的破壞。
走走停停,下午四點,我們抵達了安宏鄉的岔口,在這里左轉向著牟尼溝景區方向駛去。
首先抵達扎嘎瀑布,它的游記我前年已經寫過,景色以鈣化瀑布和鈣化灘為主,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。時間有限,我們直奔牟尼溝的精華—— 二道海 而去。
即將抵達景區時,天氣又開始變糟,積雨云在遠方堆積。我們的表情也像這天色一樣難看,但卻無能為力。
抵達景區,眼前依然是這個簡陋的大門,歪歪扭扭的字體讓人摸不著頭腦,難以想象其中竟隱藏著遺世獨立的美景。
買完門票,剛踏進景區,雨點就開始落下,讓人心也涼了半截。我們一邊用“來都來了”安慰自己,一邊沿著棧道,向景區深處走去。
和預料中的一樣,在沒有光線的雨天,湖面與天空一片灰暗,暮氣沉沉。原本清澈的湖水也失去了往日的通透,變得毫無生氣。
無數的雨點打破了湖面的寧靜,在原本波平如鏡的水面上濺起一圈圈波紋四散開去,仿佛其中有無數個生物在活動呼吸。
經過一開始的幾個開胃菜,便來到了景區最漂亮的海子之一—— 翡翠湖 。雖然比不上九寨溝的大氣精美,但對于一個門票70元的景區來說已經難能可貴。
此時,上天突然施舍給我們一縷陽光,讓人眼前一亮。光線從湖面貫穿到水底,仿佛霓虹通上了電,仿佛暗夜里點起了燈,將整塊湖面渲染成碧色的翡翠。
一面是雨,一面是陽光,我們已經無法奢求更多,就這樣欣賞著大自然的恩賜。
繼續往前,便來到了頭道海,其中溶解的碳酸鹽離子讓水體呈現迷人的藍色。即便是在雨天,也深沉得讓人心醉。
這時雨稍微停了,于是趕緊掏出無人機,完成航拍二道海的任務。
據去過九寨溝的老媽說,九寨溝的海子遠比這里更加漂亮。今年十月,九寨溝就將再度開放,不知我何時才有機會能一睹其真容,不知那時又會是怎樣一種震撼。
但比起人頭攢動的九寨溝,牟尼溝勝在清凈無人。我和老媽漫步在木質棧道上,穿行在寂靜的原始森林中。雨水激發了這些遠古樹木們的呼吸,釋放出的負氧離子讓人心情愉悅。
柳影湖,夏天樹葉翠綠,倒影溶化在了碧綠的湖水中,讓整個畫面少了一些對比,讓人懷念起秋季的樹葉金黃。
我想起了兩年前那個深秋的下午,我一個人在這畫卷一般的風景中穿行,一邊感慨于大自然的造化神奇,一邊享受著眼前的光影盛宴。
其實下雨天也并沒有什么不好,在這陰沉天空與紛紛雨點之中,這些樹木依然綠得發亮,充滿著生命的活力。
那些雨點激起的水花,在湖面上形成閃爍跳躍的點點白光,如同閃耀的群星,配合著水底蜿蜒的樹木水草,就這樣在幽藍的水底形成了一道璀璨的銀河。
是啊,有什么好遺憾的呢?旅行便是要快樂,要享受與發掘不同時節的美。即使天空陰沉,大自然卻依然煥發著獨一無二的迷人魅力。
走到景區盡頭的草海,趁著雨歇,升起無人機在這里完成了今天的最后一次飛行。
天色漸暗,濃云堆積,但對我們來說,這一切已經不再重要了。呼吸新鮮空氣,看看生機勃勃的自然,開心且自由,就已足夠。
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相遇,每一種景色都是一種緣分。這些都是獨一無二的記憶,你擁有怎樣的內心,便能夠看到怎樣的風景。
下午六點,離開景區,穿過牟尼溝隧道,松潘縣城近在眼前。
雖然從成都出發,可以一口氣開到若爾蓋(8小時)甚至是郎木寺(10小時)。但車程6小時,海拔2800米的松潘更適合作為前往高原之前的適應性住處,可以有效地減輕驟然拔高帶來的高原反應。
雨中的二道海,作為旅行的起始,帶給了我們一場翡翠色的夢境。而明天,我們就將奔馳在廣袤的草原上。
牟尼溝今天的天氣,有雨嗎
四川牟尼溝 天氣預報
10月05日(周三)
小雨
5~17℃
10月06日(周四)
小雨轉中雨
4~17℃
10月07日(周五)
小雨
4~15℃
雪后的牟尼溝
2012年11月的初冬,因為一場大雪不期而至,原定從九寨溝返程去游覽黃龍的計劃意外擱淺。清晨從溝口出發時,外面已然是個冰雪覆蓋的世界,即使在內陸地區這個季節也很少見到大雪紛飛的壯觀奇景,特別是來自江南的游客。不時有旁車的游客下車來到路邊,將雪后的極景攝入到鏡頭中,那份驚奇和興奮很讓人受到感染。一輛輛 旅游 大巴小心翼翼地盤行在山路上,路過松潘縣城,車上的二十幾位客人還在爭論著是否繼續前行到黃龍。到達黃龍需要翻越海拔5588米的岷山主峰雪寶頂,下行才可以到達黃龍,但是因為雪天路滑卻很難保證上行路上的行車安全。經過導游細致的解釋工作,在征得所有游客的同意后,我們改行位于松潘縣城西36公里處的牟尼溝風景區 。大巴車盤行在路上時,已經沒有多少積雪后的痕跡,但是進入到景區以后,山路越來越陡峭,路面上的結冰越來越多,轉彎拐角也多了起來,路旁的標牌不時提醒司機放慢車速,安全行駛。游客們暗自慶幸沒有一意孤行堅持到黃龍,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到車窗外的風景。
牟尼溝地處成都至九寨、黃龍 旅游 主干線必經之地,最高海撥4070米,年平均氣溫約4度。景區內山、林、洞、海等相應成輝,林木遍野,大小海子可與九寨彩池比美,鈣化池瀑布可與黃龍“瑤池”爭輝。景區又可分為扎嘎瀑布和二道海兩個景區。只見雪后初晴的山林,湛藍的天空,白雪覆蓋下松林依然蒼翠挺拔。還是第一次在異鄉的土地上欣賞雪景,來到停車場,收拾好簡單的行裝,登上臺階直奔扎嘎瀑布。
通往瀑布的路上已經鋪上了防滑的粗袋布,雖然已經有景區人員及時清理積雪,路面還是有些濕滑,不時有樹上的雪片飄落下來,簌簌地掉在頭上、臉上、脖頸里。涼涼的、癢癢的??匆娨粎矃矘涓上滤绍浀难┑?,好想離開山路,在那里快活地享受一下。終于跳下臺階,踩著厚厚的積雪來到樹干下,回望著自己留下的深深的腳印,仔細地觀賞著樹枝上一朵朵的雪花,像個孩子一樣把雪花捧在手心,看那精靈漸漸地融化成一汪清水。突然一大片一大片的雪花鉆進了脖頸里,好涼??!原來是頑皮的兒子搖晃起了樹干,大聲地尖叫著,笑鬧著,兒子抓住了這難得的一瞬,搶拍下了鏡頭。繼續沿著山路向峽谷里前行,遠處一處突兀而起的茅亭靜悄悄地立在那里,在雪后的山林印襯下,飛檐翹角、古樸自然。
遠處開始傳來淙淙的溪流聲,快到扎嘎瀑布了。漫步幾公里的山溪內,清澈的流水隨著地勢的高低落差渾然而為串珠似的環形彩池,池水從魚鱗疊置的環形鈣華堤坎翻滾下來,跌巖成層層的環形瀑布,一池一瀑、珠連玉串,蔚為奇觀。流水淙淙和著鳥兒的啁啾,在樹叢中,地面上縈繞婉轉。停下匆忙的腳步,仔細看那溪流中倒伏在水中的樹干,靜靜地任由溪水從身邊流過,雪花停留在樹干浮出水面的部分,晶瑩的白雪映襯著這水的世界,好清亮!登上臺階,終于來到峽谷盡頭有中華第一鈣華大瀑布美譽的扎嘎瀑布前?!霸隆?藏語意為白巖上的激流。扎嘎瀑布起點海拔3270米,瀑高93.2米,幅寬35米,為臺階式瀑布。瀑布上游是湖泊,下游為階梯式河床,瀑水從巨大的鈣華梯坎上飛速跌落,經三級鈣華臺階跌宕而下,沖擊于巨大的鈣華石壁,形成巨幅瀑身,聲聞十里,如戰鼓擂動,萬馬奔騰。遠看宛如千條銀色的哈達從天際飄逸而下,近看似萬斛珍珠在自然的琴弦跳躍。隨風輕飄的水霧彌漫整個山谷,雪后陽光的照射下,飄灑的水霧幻化成一道道彩虹,在這清亮的溝底看到了彩虹怎會不讓人興奮呢?
再仰頭向瀑布上方望去,湛藍的天空中,一朵白云靜靜地漂浮在上面,如夢、似幻。藍天、雪峰、瀑布、山林,以及那些散布于冷杉、雪松之間的無數小瀑布,構成一幅水在樹中流,樹在水中長的奇妙風景,好美的牟尼溝!和兒子互相擁抱著,手伸向這潔白的世界,以氣勢磅礴的大瀑布為背景,定格下這永恒的瞬間。
游覽九黃線路時看到旅行合同中約定,遇雨雪天氣,屬于不可抗力的因素,將改道黃龍去牟尼溝。雖然沒有和兒子再度重游瑤池仙境的黃龍,但如果沒有這一場突然而來的降雪,怎么也不會來到牟尼溝,欣賞到這雪后如此純潔晶瑩的世界。其實人生就是一場旅行,在旅行中學會和自己相處,學會和別人相處,懂得取舍,懂得放棄。